前言:
怀孕与妊娠母猪生存的最适环境温度范围15~18℃。“热”会引起猪的热应激,会大大的降低母猪的健康水平,会造成母猪生殖性能下降,配种受胎率降低,分娩率降低,发情率低等等繁殖障碍;进一步影响仔猪初生重降低,窝产活仔数减少,死胎数提高,断奶仔猪合格率降低等等;就像霉菌毒素一样,热应激在母猪群的健康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热应激时妊娠母猪采食量减少,妊娠母猪影响胎儿初生重;哺乳母猪影响乳汁分泌,仔猪易腹泻,断奶体重小。
哺乳母猪采食量减少将导致母猪掉膘严重,影响下一胎的发情配种。温度30℃时采食量比21℃下降100g/头.d左右。
母猪容易发生热应激的原因。猪属于恒温动物,但猪汗腺不发达,散热区较少,对热的敏感性较高致使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。夏季常温在30℃以上,母猪适宜温度在21℃左右,温度在26℃的时候,热应激就会对母猪的繁殖机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。
在高温条件下,母猪的采食量降低,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,影响母猪的正常发情和排卵,常出现乏情和异常发情,发情周期延长。同时高温不利于卵子的受精及受精卵在输卵管里的运行,致使卵子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。
表现症状:
体温升高42度以上,全身发红,呼吸急促,张大口喘气,严重时尖叫站立不稳,拉干粪球,不食等热表现;严重时会因心衰死亡。
定位栏舍(南北走向),母猪定位栏或靠近西面墙壁,发生不食或难产的比例较高。
妊娠母猪后期遭受热应激,可发生流产,产死胎。
方案
1、保证充足清凉饮水,调节猪的体温。

高温环境猪主要依靠水分蒸发来散失体热。有试验证明,水温控制在10~12℃以内有利于猪体降温并能刺激采食,提高采食量。
2、降低舍内温度。
生产中采用水帘达到降温效果,也可用喷雾降温。如育肥舍当饲养密度太高时,舍内积热多,升温快,单纯的降温措施达不到预期效果,可考虑调整饲养密度。
猪舍内湿度大,房舍顶层比较薄,形成桑拿浴环境,猪群易患病;应加强通风,保证舍内新鲜空气流通。可在猪舍周边种树或使用遮阳布,起到遮阳的作用。
3、改变饲喂时间。
夏季天气具有早晚较凉,中午酷热,昼夜温差大的特点。建议早晨6:00左右,晚上7点左右(或者更晚一点的时间),中午避开炎热的时候饲喂。饲料中可添加青绿饲料(或瓜果蔬菜)来提高适口性,促进采食。
4、药物的合理使用。
使用VC、小苏打等抗应激药物。维持体液平衡,稳定内分泌-神经系统的安定和机能的正常运行。
在饮水中添加VC具有减缓体温升高,增强抗热能力,提高采食量、日增重和饲料效率的作用。使用药物的同时添加VC可以调节猪体内物质代谢,增强免疫功能,提高抗应激能力。饲料中添加0.3%~0.5%小苏打可提高体内碱贮,以有效中和热应激下的代谢酸产物。
|